四会博物馆举行古生物化石展 四会发现赖氏龙化石


  日前,四会市发现赖氏龙类恐龙化石的科研成果一经报导,随即引起了市民的广泛重视。他们期望能现场一睹恐龙化石风貌。四会市博物馆考虑市民定见,于2月16日至2月23日举行古生物化石展现室敞开日,让市民沉溺式探秘恐龙世界。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出地点在四会市博物馆二层古生物化石展现室,敞开时间为每天8时30分至12时,以及14时30分至17时30分,其间2月17日为闭馆日。前往欣赏的市民无需预定,到馆后从东门观众进口进馆,并在一层服务台扫描二维码挂号信息即可。

  此次敞开日展出的重头戏是在四会市和平岗区域的上白垩统大塱山组地层中,发现的距今约 7000 万年的鸭嘴龙类赖氏龙亚科赖氏龙族恐龙骨骼化石。

  据悉,鸭嘴龙类因长着鸭子相同的扁平嘴巴而得名,是茂盛于白垩纪的植食性族群,归于恐龙中的鸟臀目。鸭嘴龙类演化出了成排的牙齿组合,整口牙齿超越千颗,牙齿之间凹凸参差、严密摆放,无任何缝隙。加上每颗牙齿上各异的凸脊,大幅度提升了牙齿与食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研磨功率。这种强壮的咀嚼才能协助它们从早白垩世晚期开端四处繁殖,后代遍及全球。

  系统发育剖析标明,四会赖氏龙化石与北美的赖氏龙族亲缘联系挨近,可能是亚冠龙的姊妹群。因为标本保存的骨骼较为零星,研讨团队出于保存起见,未建立新的生物分类。

  这些名贵的化石代表赖氏龙亚科恐龙在我国华南区域的初次发现,是晚白垩世北美恐龙分散至我国华南的仅有依据,关于生物古地舆的研讨具有极端重大意义,一起也是研讨白垩纪晚期大灭绝前不相同的区域生态状况的名贵资料。相关研讨成果已在世界古生物专业期刊《前史生物学》宣布。

  敞开日期间,市民不仅能近距离了解赖氏恐龙骨骼化石的形状特征,还能欣赏此前打破我国暴龙超科化石最南端记载的3枚暴龙超科牙齿化石。现场还有恐龙蛋化石、腹足类化石、鱼化石、鸟类化石、蛙类化石、蕨类化石、昆虫化石等展出。

  四会市博物馆提示,为维护这些名贵的化石,欣赏者要按现场指引进行欣赏,不要接触、敲打展柜玻璃,以保证展品安全和观展体会。市民欣赏时请坚持安静,请勿大声喧闹,制止运用闪光灯摄影,禁止商业拍照、直播等行为,以营建杰出的欣赏环境。


相关产品

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