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xinermeiwood.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xinermeiwood.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xinermeiwood.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xinermeiwood.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始于斯 终于斯 西班牙人的梅塞施密特传奇_LD体育直播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始于斯 终于斯 西班牙人的梅塞施密特传奇


  (温馨提示:本文约5700字,配图46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1936年夏季,内战的烈焰在西班牙大地上腾空而起,激战同时在陆地和天空中爆发。苏联支持的共和军空军与德意力挺的国民军空军展开激烈交锋,借助于苏式战机的性能优势,共和军空军一度占据上风。1936年底,共和军飞行员在战场上遭遇一种外形简洁的下单翼单发战斗机,其性能远超交战双方任何已有型号战机。观察力敏锐的人已经意识到,德国人将一种新式战斗机投入战场,事实确实如此,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梅塞施密特Bf 109战斗机的处子秀,但当时恐怕没人能够预知,这款经典战机将在伊比利亚半岛续写长达30年的传奇。

  1935年初,已经由纳粹党主导的德国政府公然废弃《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重新武装德国,并且正式组建了独立的德国空军。仅仅一年后,初生的德国空军就得到机会检验自己鹰爪的锐利程度。伴随着“马德里万里无云”的密码电波由大气层传播开去,德国人的“容克大婶”帮助佛朗哥将军队运往西班牙本土,点燃了内战战火。在此后三年中,不同阵营的西班牙人和来自世界各地、心思各异的“志愿者”在欧陆西南角杀得昏天黑地。

  ■ 1936年夏季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德国提供的Ju 52运输机帮助佛朗哥运送部队。

  对于摆脱条约枷锁的德国军队来说,西班牙内战简直是试验新装备、新战术的天赐良机。德国不仅向佛朗哥提供武器装备,更组建了闻名于世的“秃鹰军团”直接参战。在作战初期,德国人的主力装备是He 51战斗机和Ju 52/3m运输/轰炸机,本想一试身手,却不料遇到了强劲的对手。苏联人也将新锐战机送到西班牙与“秃鹰军团”打擂台,性能平平的He 51对抗I-15已落下风,更加不敌采用革命性设计的I-16。由苏联设计师波利卡尔波夫设计的I-16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下单翼、半硬壳结构的战斗机,并配有可收放式起落架,飞行速度快且机动灵活,被国民军飞行员称为“老鼠”,共和军飞行员则称之为“苍蝇”。

  ■ “秃鹰军团”装备的He 51战斗机,由于在空战中不敌苏制战斗机,后来转而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1936年11月13日,“秃鹰军团”首次遭遇“老鼠”就吃了大亏,中队长克拉夫特·埃博哈特中尉和曾取得单日三杀战绩的奥斯卡·亨里希少尉阵亡。奥托·海因里希·冯·霍瓦尔德道出了德军飞行员的困境:“和新式的‘老鼠’比起来,我们的‘老亨克尔’太慢了,他们能够随意摆布我们。每天必来的苏联马丁轰炸机(实为图波列夫SB-2)的时速也比我们快50公里!制造了相当大的恐慌!我们望眼欲穿地等待Bf 109的到来。”

  ■ 共和军空军装备的苏制SB-3M100型轰炸机,速度达440公里/小时,自卫火力强大,He 51一类的老式战斗机难以拦截。

  霍瓦尔德口中的Bf 109就是后来二战时期德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由威利·梅塞施密特设计,采用了诸多当时相当前卫的设计,纸面性能远胜于“老鼠”,问题是相比已经实际服役两年的I-16,Bf 109还处在试飞阶段,尚未量产!前线的危机迫使德国人急不可待地将Bf 109的原型机送往西班牙,从另一方面说也没有比实战更好的试飞了!

  ■ 运抵塔布拉达港的Bf 109B机身。“秃鹰军团”的飞机都是拆解海运至西班牙后再行组装。

  12月9日,3架Bf 109原型机V3~V5号运抵塞维利亚的塔拉布达机场,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半作战评估,这也是一代二战名机征战生涯的原点。V4号机是首架进入作战编制的Bf 109,它的驾驶者是汉内斯·特劳洛夫特少尉,未来的王牌飞行员和JG 54联队长。1937年3月,2/J88中队开始接收量产型Bf 109B,是安装木制定距螺旋桨的型号。尽管早期量产型的Jumo 210引擎故障频发,依然无法阻挡Bf 109大放光彩。4月6日,京特·吕措驾驶Bf 109击落了1架I-15,从而开启了梅塞施密特在半岛上空的杀戮之路。经过改进的Bf 109B-2配备了汉密尔顿金属可变距螺旋桨,性能上完胜共军战斗机,即便遭遇I-16也不落下风。

  ■ 特劳洛夫特的Bf 109V4,机身编号6-1,注意座舱侧面著名的绿心标志,后来成为JG 54联队的队徽。

  ■ 这幅彩绘展示了2/J88中队的Bf 109B双机编队,其中6-10号机尾吕措的座机,6-3号机尾第一架Bf 109B量产型,黑色礼帽是中队标志,方向舵上画着白底黑色圣安德鲁十字。最初运抵西班牙的Bf 109B为金属原色,后涂以浅灰色涂装。

  共和军起初摸不清这个新对手的底细,或许是因为同期运抵的1架He 112原型机抢了太多的风头。尽管在德国空军的选型中落败于Bf 109,亨克尔公司的He 112在设计上同样可圈可点,1架装备20毫米机炮的He 112原型机与3架Bf 109原型机同时抵达西班牙,并在数次出击中给共和军留下了深刻印象。

  ■ 试验性安装20毫米机炮的He 112V3号原型机,该机于1936年11月运抵西班牙,曾在对地攻击任务中击毁3辆共和军坦克。

  1937年7月,转战萨拉曼卡的2/J88中队打得共和军措手不及,在12日当天,该中队击落6架敌机,次日更是一举打下3架I-16。不过,德国人也有自己的麻烦,由于机械故障等原因,Bf 109的在勤率颇为难看,到21日能够出动的Bf 109仅有3架。8月25日,1/J88中队也开始改装Bf 109,两天后哈洛·哈尔德就驾驶新战鹰打下1架SB-2,这种被昵称为“喀秋莎”的快速轰炸机终于失去了速度优势。随着J88的第1、2中队完成换装,原有的He 51就地移交给西班牙空军,不过由加兰德中尉指挥的3/J88中队接着使用He 51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 停在地面的6-6号和6-10号机,注意6-10号机的黑色圆盘内涂上了长枪党的箭簇标志。

  ■ 6-10号垂尾上绘有15个击落战绩,考虑到2/J88的头号王牌彼得·博登军士长的战绩为10架,这无疑是多名飞行员的战果总和。

  ■ 部分Bf 109B在上部采用暗绿色迷彩涂装,比如哈洛·哈尔德的6-36号机,他在西班牙取了11架战果,并在二战时又击落了11架,于1940年8月阵亡。

  ■ 1937年12月4日,6-15号机迫降在共和军控制区,成为内战中唯一被缴获的Bf 109B,后来被苏联运回国内进行研究。该机安装早期的木制螺旋桨,机身中部黑色圆盘内的白色交叉为1/J88中队的识别标志。

  1937年底,5架Bf 109C型被送往西班牙参战,该型机的Jumo 210G引擎配有燃油喷射装置,取消了Bf 109B的引擎中轴机枪,在主翼内装备2挺MG 17型机枪,使火力强化为4挺机枪。此后,安装20毫米中轴机炮的Bf 109D型也在西班牙接受了战斗洗礼。与Bf 109的展翅高飞相伴,即将在二战战场上赢得赫赫声威的一众德国顶尖王牌——莫尔德斯、舍尔曼、奥索等也纷纷开启了战绩记录。1938年7月,3/J88中队终于开始接收Bf 109D。12月,萨尔丁机场又迎来了最新型的Bf 109E-1。当内战接近尾声时,安装2门20毫米MG FF机炮的Bf 109E-3也在西班牙得到了实战检验。

  ■ Bf 109B与BF 109C/D的区别之一在于机身右侧氧气加注口(大)和外部电源接口(小)的位置不同,如本图所示。

  ■ 内战结束后移交西班牙空军的6-56号机,尾翼上已经涂上西班牙部队的标志。

  ■ “秃鹰军团”的头号王牌莫尔德斯(中)站在6-79号机前,他在西班牙战场上取得了14架战绩。6-79号机是一架Bf 109D。

  ■ 加兰德中尉所在的3/J88中队以米老鼠为中队标志,并被加兰德作为个人标志一直沿用到二战时期。

  随着佛朗哥的军队开进马德里和瓦伦西亚,这场混乱而残暴的战争以长枪党人的胜利而告终。在西班牙内战中“秃鹰军团”装备的Bf 109系列的确切数量说法不一,在130架到134架之间。早期资料称总数为130架,但历史照片显示存在编号为6-131的Bf 109,由此能够确定至少有131架。在参战的各型号中,C/D/E型的数量不存在争议,数据出入主要在最初的几架原型机中,有1架原型机在运抵塔布拉达次日就在起飞时坠毁,可能未计入编号,因此笔者倾向于132架,包括45架B型及原型机,5架C型,36架D型,45架E-1/3型。在内战结束后,“秃鹰军团”在回国时将大部分Bf 109移交给西班牙人,成为西班牙空军的核心主力,包括40架几乎全新的Bf 109E和27架B/C/D型。

  ■ 1939年初抵达西班牙的6-119号机,这是一架Bf 109E-3,在机身侧面绘有“木眼”标志(见小图),这个手势在西班牙有“当心,注意”的含义。

  ■ 这幅照片囊括了在西班牙作战的各型Bf 109:C型(6-47)、B型(6-40)和E型(最右侧,6-111)。

  套路颇深的佛朗哥元帅以诸如“我需要12门15英寸重炮”之类的无理条件,拒绝了德军借道攻取直布罗陀的企图,从而坚定地维持了西班牙的中立地位。不过,当“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佛朗哥还是对元首先前的慷慨相助表示了回报,于1941年6月24日开始筹建志愿部队参加对苏作战,这就是著名的“蓝色师”,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东线战场上战斗力最强的德军外籍部队之一。

  ■ 1941年7月,首批参加“蓝色中队”的西班牙飞行员在柏林受到德国空军官员的欢迎。

  除了地面部队外,西班牙空军还选调飞行员组成了一支“蓝色中队”配合德国空军作战,先后有5个中队的飞行员轮流前往东线作战。“蓝色中队”最初配属于JG 27联队,编号为第15(西班牙)中队,使用德军提供的Bf 109E-7。由于在国内已经有驾驶Bf 109的经验,所以西班牙飞行员们上手很快。1941年底,JG 27联队被调往北非战场,“蓝色中队”于1942年初转隶于JG 51联队,并逐渐换装了更新型的Bf 109F-2/4。到1943年时,JG 51联队的Bf 109逐渐被Fw-190A-3取代,西班牙人也得到机会接触这种与梅塞施密特齐名的德国一流战斗机。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眼光老道的佛朗哥开始明哲保身,于1943年10月撤回“蓝色师”,但空军人员和少量步兵单位迟至1944年3月才返回马德里。“蓝色中队”在东线名飞行员阵亡、失踪或被俘,产生了16位王牌,其中战绩最高的是贡扎洛·奎诺尼斯上尉,总共击落12架。

  ■ “蓝色中队”首任指挥官安赫尔·萨拉斯少校在1架Bf 109E前留影。他在内战时期驾驶CR 32取得16个战果,二战期间击落7架苏军飞机,晋升至空军上将。

  ■ 正在观察Bf 109E型20毫米机炮的小胡子军官是阿里斯蒂德·加西亚上尉,他在内战中击落7架敌机,1941年11月在作战中失踪。

  ■ JG51联队第15(西班牙)中队的Bf 109F-2,机身后部绘有长枪党标志。机首侧面的文字为“铭记萨罗技术军士!”萨罗是“蓝色中队”的阵亡飞行员之一。

  像佛朗哥这样的精明人自然不会做无利可图的交易,利用出人出力助战的机会,西班牙人力图从德国人手里获得最新的军事装备。1943年,西班牙向德国购买了15架Bf 109F-4,其中1架因事故损失,德国人很快送来1架Bf 109F-4/Trop热带型作为补偿。这批Bf 109F最初还保留着出厂时的RLM79/78(沙褐/浅蓝)低位分割迷彩,编入西班牙空军第23大队,机身编号为23-XX,垂尾中段写有C4F-1XX的序号,C4F是Bf 109F在西班牙空军中的装备代号,后面的三位数字则是西班牙空军中Bf 109的装备序号。后来,这些Bf 109F的涂装更换为深绿/浅灰/褐色的三色迷彩,机身编号也改为6-1XX。西班牙空军的Bf 109F部署在法西边界附近的鲁伊斯机场,在战时经常拦截不慎闯入西班牙领空的维希法国运输机,一直服役到1951年9月退出现役。

  ■ 这幅彩色侧视图是西班牙空军刚接收的Bf 109F-4,仍保留德国原厂涂装。

  ■ 二战时期驻扎在鲁伊斯机场的第23大队的Bf 109,其红黄红同心圆国籍标志于1939年开始采用。

  早在1942年,西班牙政府就与梅塞施密特公司签署了Bf 109G-2的生产许可合同,由德国提供零部件,在西班牙进行组装。此后,西班牙得到了25架Bf 109G-2的机身,但是随着战况趋于恶劣,德国人已经自顾不暇,无力继续履行合同,所需的发动机没了着落,只能让西班牙人自己为这些空壳飞机寻找心脏。

  为了不浪费已经到手的飞机机身,西班牙飞机公司试图以本国的西斯帕诺-苏伊萨HS12Z-89型液冷发动机替代德国原装DB605A型发动机,西班牙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300马力,略低于德国发动机的1475马力。1944年,西班牙人利用编号为6-119号的Bf 109E-3进行了引擎改装试验,在巴塞罗那进行的试飞表明改装方案是可行的。

  于是,西班牙飞机公司开始为Bf 109G安装新引擎,于1945年初完成了第一架飞机,以HA-1109-J1L的名义于3月2日在塞维利亚进行了首飞,该机安装了与Bf 109E相同的VDM金属制螺旋桨。在1947年到1949年间,剩下的24架机身也组装完成,但安装了由瑞士艾舍维斯公司制造的三叶螺旋桨,但是,这25架飞机从未装备部队,因为HS12Z-89型引擎的可靠性较差。实际上,HS12Z-89型引擎是在HS12Z-17型引擎基础上调高增压比的产物,以适应低辛烷值燃油。

  ■ HA-1109-J的侧视线图,其机首下方突出的散热器完全破坏了Bf 109流畅的轮廓。

  在HA-1109-J的基础上,西班牙人接着来进行改进,换装了HS12Z-17型引擎和德·哈维兰三叶螺旋桨,于1951年5月为1架HA-1109-J完成了改装,并赋予HA-1109-K1L的新编号,此后剩下24架HA-1109-J也陆续升级为K型。HA-1109-K型的武器为2挺布雷达12.7毫米机枪,另外可在翼下挂载8枚80毫米火箭弹。最初计划生产200架HA-1109-K1L,但是HS12Z-17型引擎的可靠性同样不能令人满意,最后只生产了65架(含25架改装机)。

  HA-1109-J/K的操纵性非常差,这首先根源于H12Z系列引擎的气缸排列方式为正V形,而非德制引擎的倒V形,势必导致重心升高。更为可怕的是,两种引擎的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原本Bf 109在垂尾上做了平衡扭矩的设计,但在换装西班牙发动机后,反而造成趋向右侧的力矩叠加,彻底破坏了操纵稳定性!

  ■ 今日保存在博物馆中的HA-1109-K,它是西班牙版Bf 109的第二种型号。

  两度换心手术都不算成功,让西班牙人仿制Bf 109的计划走进了死胡同,伊比利亚半岛的梅塞施密特传奇似乎迎来了终章。然而,正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国际局势的变化让西班牙人看到了转机。随着“从什切青到的里雅斯特的铁幕”徐徐落下,英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技术共享政策,一度被西方主流世界抛弃的西班牙在冷战的新环境下重新获得了地位。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将一批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梅林500型发动机和道蒂-罗托尔四叶螺旋桨作为战争剩余物资出售给西班牙。梅林发动机就是Bf 109昔日的死敌,英国“喷火”战斗机的心脏,性能优良,久经考验,梅林500型引擎的功率达到1600马力,超过了德制原装引擎。这款英国引擎为西班牙版梅塞施密特带来了新生。

  ■ 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梅林航空发动机,曾装备“喷火”战斗机,也被西班牙用来改装Bf 109G。

  利用梅林发动机和道蒂-罗托尔螺旋桨,西班牙人对HA-1109-K1L进行了新的升级改装,结果令人惊喜,充沛的动力配合经过优化的机身线形,飞机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最大速度达到665公里/小时,比原装的Bf 109G-2快了20公里/小时,操纵性能也大为改善。安装梅林发动机的新机型被命名为HA-1112-M1L,绰号“鸽子”,于1954年3月29日首飞,其固定武器为2门20毫米HS 404型机炮,翼下可挂载8枚80毫米火箭弹。这款德国身板英国心的西班牙版Bf 109持续生产至1958年,总产量为172架,它的曲折身世实在让人感叹历史的奇妙和难以捉摸。在HA-1112-M1L基础上,西班牙又制造了2架双座教练型HA-1112-M4L。

  ■ 一架停在地面的HA-1112-M战斗机。得益于英国发动机,西班牙人仿制Bf 109的努力得以修成正果,注意机腹处的鼓包为导航天线罩。

  ■ 今日保存在博物馆内的HA-1112-M,这是Bf 109家族的最后一个量产型号。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空军曾经将一台DB605引擎安装在缴获的“喷火Vb”的机身上,在试飞时也展现出超越Bf 109和“喷火”的性能,实在让人难以判断英德两国在机身和引擎设计上到底孰优孰劣。

  经过差不多十年时光,梅塞施密特撒下的种子终于在西班牙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空军正迅速向喷气化时代进化,但西班牙空军的仿制Bf 109及其他基于二战设计的螺旋桨军用机依然获得了驰骋沙场的机会。

  1956年,摩洛哥宣布独立,苏丹五世试图占领仍在西班牙控制下的伊夫尼和西撒哈拉地区,并暗中支持上述地区的反西班牙势力,制造武装冲突。1957年11月23日,2000名摩洛哥士兵向伊夫尼发起进攻,很快被守军击退,但两个前哨据点仍被包围,其中一个有60名亲西班牙的当地志愿者和若干西班牙军官,他们抵挡数百名敌军长达两天。西班牙空军出动CASA352运输机,即特许生产的Ju 52,空投了75名伞兵提供支援,据点守军成功突围,于12月5日撤回伊夫尼,并夺回了机场。另一个据点由一个伞兵排据守,他们在奥提斯·萨拉特上尉指挥下死守9天,上尉及若干伞兵阵亡。12月2日,一个步兵连突破包围圈解救了已经弹尽粮绝的伞兵,撤回伊夫尼,在解围和撤退行动中有2人阵亡,14人受伤。

  ■ 20世纪50、60年代的西北非地图,摩洛哥和西班牙的战争为HA-1112-M提供了参战机会。

  此后,摩洛哥军队和撒哈威人包围了伊夫尼,迫使西班牙人退守西迪伊夫尼要塞中,7500名守军掘壕据守,在海军支援下坚守至次年6月仍岿然不动。与此同时,在西撒哈拉地区,14000名西法联军在150架飞机的支援下发起凌厉攻势,在11天内击溃了撒哈拉民族解放势力。1958年4月2日,双方签订停火协议。1969年,西班牙迫于国际压力撤出了伊夫尼。1975年,摩洛哥趁佛朗哥去世之机占领了西撒哈拉,但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未被国际认可。

  ■ 伊夫尼战争期间,西班牙空军的HA-1112-M,最初采用通体天蓝色涂装,60年代初改为上部铝银色,下部天蓝色。

  ■ 停在地面的HA-1112-M机群,其机首外形和螺旋桨与德国原装战斗机差别明显。

  ■ 陈列于博物馆内的CASA2.111轰炸机,即西班牙特许生产的He 111H-16,同样更换为梅林发动机,生产了200余架。

  在西班牙与摩洛哥的武装冲突中,西班牙空军发挥了非消极作用。HA-1112-M战斗机从加纳利群岛的特内里费机场起飞前往沙漠战场,用机炮和火箭弹支援地面战斗,而基于He 111设计生产的CASA2.111轰炸机执行了大量轰炸任务,Ju 52的特许生产型CASA352运输机则在空降和补给作业中表现突出,这一幕仿佛是二战时期的德国空军复活。当然,对于西北非战场的低强度作战,这些二战老式飞机已经足够了。虽然西班牙空军当时装备了美制F-86F喷气式战斗机,但美国禁止将这些先进战机投入殖民地战争,它们只能用于保卫欧洲本土。于是,西撒哈拉的沙漠就成为Bf 109战斗历程的终点。1965年12月27日,HA-1112-M战斗机全部退役,梅塞施密特Bf 109战斗机的传奇起始于西班牙,也终结于西班牙。

  在航空史上,HA-1109/1112战斗机除了作为Bf 109的海外生产型而名留史册外,它还有另一个特别的身份:在战后拍摄的二战影片中扮演Bf 109,由于其本身就带有纯粹的德国血统,这一个角色可以说当仁不让。

  西班牙版Bf 109作为电影明星首次登场是在1957年德国拍摄的黑白战争电影《非洲之星》中,一架HA-1109-K在片中充当传奇王牌约阿希姆·马尔塞尤的黄色14号座机。1969年上映的空战史诗影片《不列颠之战》是西班牙版Bf 109最著名的出镜作品,有17架HA-1112-M参与拍摄,与“喷火”共同再现了不列颠空战的震撼场面。为了贴近史实,剧组对HA-1112-M的外形进行了修改,使之更接近于1940年时的Bf 109E。除了本色出演外,还有3架HA-1112-M涂上英国迷彩在一些镜头中客串霍克“飓风”战斗机。在1970年上映的《巴顿将军》中,3架HA-1112-M在对机腹外形做修改后,扮演了Bf 109的另一个死敌美制P-51B战斗机。此外,HA-1112-M还参演了1990年的经典空战电影《孟菲斯美女号》和1995年的HBO历史迷你剧《塔斯基飞行员》,它的最近一次出镜则是2017年由著名导演诺兰指导的《敦刻尔克》,那时距离Bf 109诞生已经有80年之久,传奇依然在延续。

  ■ 在1957年的德国电影《非洲之星》中扮演马尔塞尤座机的HA-1109-K。

  ■ 这幅彩绘展示了HA-1112-M在影片《不列颠之战》中分饰两角的情况:分别扮演Bf 109E(前)和霍克“飓风”(后)。

  ■ 2015年底,4架参加《不列颠之战》拍摄的HA-1112-M被重现天日,其中2架被修复至可飞行状态,继续从事演艺生涯。

  ■ 1架私人收藏的HA-1112-M被恢复为二战时期德国空军Bf 109G的涂装。

  ■ 陈列在德国空军博物馆内的Bf 109G-2,其实是一架HA-1112-M。今日仍至少有7架HA-1112-M可以飞行,它们常常会出现在各种纪念飞行活动和航展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20架战机就位 1300枚导弹下发 400名飞行员请战:这仇非报不可?

  卧底美国留学相亲群:硕士不配,这23所第一梯队名校生随便进......

  口算pk被大学生乱入后小学生越挫越勇“PK上瘾,不赢不吃饭~当妈的必须支持”

  锐龙7 9800X3D开卖时间定了!全核高达5.2GHz、Intel承认技不如人


相关产品

Related Products